壮美的执著与永恒的人性爱――我读井上靖《孔子》_3000字

当我第一次读到孔子的时候,我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不宽容的道德说教者。 后来读到《论语》,我觉得他是一位乱世中清醒的智者,也是一位充满人生智慧的思想导师。 后来,当我读井上靖的《孔子》时,经历了一个从“神圣”到“平凡”、从“平凡”到“圣人”的过程,孔子的形象终于立体化了。 一个生活在乱世、流离失所的人。 一个不肯沉沦、孜孜追求的仁人志士,一个慷慨博爱、自尊自重、体恤人民、不分阶层的仁人志士。 集前人思想之精华而创立儒家思想并传承于后世的学者。 一个在乱世中保持冷静心态的人。 一个平静的灵魂,一个爱笑的、愤怒的、快乐的、恨的、快乐的、爱唱歌的、甚至爱哭的爱人。

当我读《孔子》时,我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孤独力量,耳边回响着孔子的乱世呐喊,犹如地动山摇。 虽然井上先生只是淡淡地、不加修饰地概述了孔子的风格和教义,但我似乎透过时间的间隙,瞥见了孔子波澜壮阔的事业,那些淡然的心情和肃穆的叹息,那些明亮睿智的洞察和温和的嘲讽。 有一种更深的执着和爱,几乎将我埋没在其中。

孔子认为,他所生活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天下不道德的时代。 礼崩乐坏的逐渐积累,达到了“臣弑君必罚,子弑父必罚”的历史灾难。 深渊; 他向往的是理想化、正义化的尧舜黄金时代。 他的理想是让真正的政治回到过去“礼乐从天子征服”的轨道。 “周健是第二代,郁郁不得志,是个读书人,我就跟着周了。” 他甚至做梦也梦不到他所仰慕和仰慕的圣人周公,他为他感到非常难过。

为此,他不得不以一种“明知不可能却去做”的刻意行动来“放逐”自己,一生奔波,遭遇诸多灾难。 大司寇只是昙花一现。 在他漂泊世界的十四年里,他有过陷入困境、漂泊守护的经历,也有过陷入困境的经历。尽管宋代树木被砍伐,陈材断粮,但孔子依然坚定执着,不改初衷。 “知其不可为”是指孔子对现实的清晰观察和对人生的透彻理解; “行”是指孔子对现实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热情。 孔子认为,治理乱世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所以即使任何时候都有困难和阻碍,他也不能懈怠和退缩。 尽管他的一切努力都没有效果,但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仍坚持不懈。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对理想的固执态度。 这种知道某事不能做却去做的可能不会成功,但却可以导致成功。 我想起了加缪的《西西弗斯神话》。 西西弗斯把石头滚到山顶,又滚下来,周而复始。 也许更多的人会把西西弗斯无果而终的劳动视为人生的苦役。 然而,加缪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隐藏着人生的幸福。 正如鲁迅所说,在体育比赛中,跑到最后却坚持下来的,才是人类的脊梁。

孔子不同于隐士。 隐士是“无为”,孔子是“无为”。 隐士以逃避来表达对时代的反抗,而孔子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以改善社会的行动来诠释自己的立场,从不轻视任何微小的努力。 孔子在蔡国、楚国与隐士的交往中,无论是讽刺、嘲笑还是同情劝告,都不能使孔子放弃自己的理想; 而为了自己的理想,他选择了流亡的命运。 这不仅仅是一种奔波劳累的身体感受,更是一种孜孜不倦学习、乐此不疲忘忧的精神感受。 知天命使孔子能够坦然接受努力后必然的最终结果,而不是患得患失。 他闭目养神,过着坦荡幸福的生活。 孔子的一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甚至屡遭陷害和磨难。 对此,孔子也有过困惑和苦恼,但他从未绝望。 相反,他将其视为命运的考验,于是他仰望苍天,忍受着痛苦。 即使当他说“凤凰不来,河不出图,我已成家”时,他依然保持着从容不迫的态度,以至于“气得我忘记了”。 吃饱了,我高兴了,忘记了烦恼,不知老年已至。” 他我们始终坚信,“天下归仁”的末日一定会到来,点点滴滴的努力积累,必将造就人类社会辉煌的明天。

孔子一心要拯救世界,但他一生只在政治舞台的中心站了四五年。 其余时间,他充其量只是政治舞台上的一个“边缘人”。 尽管孔子充满了“若能用我,我将如东周”的自信,充满了“德性在乎”、“文不重要”的历史使命感。 。 他确实既有远大的理想,又有非凡的政治智慧。 有才华,却只有德而没有地位,这就是孔子的悲剧。 而孔子却建立了广阔的精神境界,创造了一套与现实相抗衡的学说,视富贵如浮云,过着无畏、坦荡、快乐的生活,化悲剧为戏剧。

孔子爱人,所以他把“仁”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 仁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紧密相连的感情。 孔子的心安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是全人类幸福生活所必需的。 孔子把“仁”区分为“大仁”和“小仁”:“小仁”是指平民在生活中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小仁”是指做人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小仁”是指做人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而“大仁”则教导政治家要拯救成千上万的不幸人民。 人们向往和平的世界,凤凰自由飞翔的世界。 无论是“大仁”还是“小仁”,核心都是对人类的爱。 自始至终,孔子都考虑到人的一切——他们的幸福或不幸。 在孔子看来,即使我们生活在乱世,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利。 至少我们要营造一个“爱”的环境,让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感到生命是有价值的,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达到各就各位、人人安宁的祥和幸福状态。

孔子强调个体人格的培养。 这是一种让人们体会到自己生命价值的学说。一个人自身精神生活的质量就是他精神本身的质量。 因此,只有不断充实自己,追求自我完善,以内在品质屹立于世,才能知足常乐,拥有宽广包容的心境,真正享受生活。

但是,孔子的教义绝不局限于修身养性。 个人修炼的目的是利益世界、利益众生。 这才是孔子真正的伟大之处。 爱他人就是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并在每个人身上实现,使每个人都得到提高和升华,使人类免于痛苦、不幸、矛盾和灾难。 他之所以钦佩齐桓公缔结的《魁丘盟约》,是因为这个盟约使黄河之水不再被用于战争,也使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免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孔子每天都在努力宣传他的思想,那就是让社会上越来越少的人遭受不幸,保证人们的基本幸福。

孔子爱民。 他以圣人的胸怀表现了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和珍惜。 只要看到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他都会表示深深的同情。 当他从朝廷回来,得知马厩着火时,他急切地询问人而不是马,对人命的关心之情溢于言表。 孔子最慎重的三件事——斋、乱、病,都与生活息息相关。 正是因为孔子的博爱,他的人格才具有巨大的令人敬佩的力量。

孔子的人性是他最大的魅力。 《孔子》中的主人公钱江,因为心胸宽广,一生都离不开他。 孔子骂子路,看重颜回,不理子贡。 这其实就是孔子独特的表达爱的方式。 孔子师徒二人感情真挚,有说有笑。 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他们彼此依道而行,不曾后悔。 而这一切,都是有老师的人性支撑的。

王国维说,成年人永远不应该失去童心。 孔子就是这样。 他对人类永恒的爱是因为他是一个爱人。 只有他能喜怒哀乐,故具七情; 唯有他具备七情,才能成为万代的典范。 我在《孔子》中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孔子,一个“人”的孔子。 他的思想深刻而丰富,他的经历虽然粗糙、复杂,但这一切都无法玷污他的灵魂。 他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洁的心。 他的言行都是德行的自然流露,没有任何矫饰,他的原则不酸涩、不偏激,而是自然、符合人情。 他热爱音乐。 他“在齐听《绍》,不知三月肉之味”。 他对美好事物有着如此敏锐而深刻的理解。 他是一位诗人,他深邃博大的胸怀蕴含着无尽迷人的诗意。 郭沫若说,我们看到的孔子是康德、歌德那样的伟大天才,是完美的人格,是永远活着的巨人。 他将自己的个性发展到了极端的深度和广度。

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始终是一个基于清晰而明智的认识而对生活抱有乐观态度的人。 这种乐观产生了宽容,使人能够宽容嘲笑地生活,摆脱名利的诱惑,最终让他接受命运赋予他的一切。 这种乐观,也让他有了一种自由的感觉,一种放荡的爱好,以及一种傲慢冷漠的态度。 人只有具备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泊的态度,才能深刻而热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就是孔子,这就是孔子的魅力。 他热爱人民,他有人性的温暖,他时刻想着的是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 他把济世、改造人民视为自己的天然使命,在才华不被赏识时表现得并不慷慨和悲壮,尽管他有“明知不可能却做”的态度,刻意的行动表演场景 没能真正打动同时代人,但他仍然是一个称职的演员,连悲剧都演得有味道有色彩。

这是我读完《孔子》后的一些感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