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八十周年:论其必然性_1000字

凡事都有极限。 蒋介石“先调和内定,再对外斗争”的政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宰,也是前车之鉴。 然而,过度坚持一个原则,无论这个原则本身多么有洞察力,都是过分的。 蒋介石不是汉奸,他也是爱国的,甚至是非常爱国的。 然而乱世总是留给英雄的,蒋介石不是这个级别。 当时每一个有良知、有理智的中国人都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中国人要自己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什么国民党宁愿打共产党也不打日军? 因为蒋介石作为最高统帅,坚持要消灭共产党才出兵日本。 因此,无数国民党人全力以赴镇压共产党,只是为了最终抗日,在绝望中做出了选择。 共产党的领导都是草根,本身什么都没有。 在一起成为了大家团结的动力,因为反正也没有什么可失去的。 但国民党不同。 当南京政府拒绝继续向张学良提供军饷时,国民党军队已是穷途末路。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西安事变的必然性。 首先,是张学良的天真。 面对共产党的镇压节节败退,嚣张的张学良在南京第一次受到冷遇。 他不仅没有得到南京的任何补偿,两个战败的师也被撤出编制。 蒋介石根本不知道“让张汉卿向当地政府要钱”是什么意思。 这是非常讽刺的,因为早在一千多年前张学良率领东北军镇压共产党时,就在蒋介石的授意下,毫无抵抗地放弃了东北三省。 现在张学良麾下根本就没有“地方政府”了。 这其实是一种莫名的讽刺。 这激怒了张学良,从此他不能再效忠蒋介石。 一时的愤怒,为西安事变奠定了基础。 后来,因为订阅者相信了推后的情节(这是电视上演的,我认为不可信),我认为责任人一定是红军。 其次,是蒋介石的不明智。 想想当时张学良在东北换旗的事情。 他宁愿向南京政府投降,也不愿保证国家的统一,避免战争。 所以,当张学良被强烈的抗日情绪笼罩,一再询问蒋介石时,蒋介石就应该知道张学良的政治观点与他完全不同。 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 张学良是国家领导人一旦他能够向蒋介石投降,那么,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抗日,他组织西安事变也就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了。 心里有无数个如果。 如果张学良坚持到底,杀了蒋介石,中国受苦会不会少一些? 如果没有西安事变,红军成了国民党的一个师,毛泽东成了蒋介石的高级顾问,抗日战争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今天的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轮流执政,今天的中国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如果蒋介石不是生在乱世,而是给了一个稳定的职位,比如今天胡锦涛的职位,那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蒋介石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他不能用先进思想领导一个国家、激励人民,却让国内的反日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 第二,不能站在真正的高处,正确看待大局。 对日本过度让步,不会赢得全国人民的爱戴。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站地图